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征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5-09-01      点击量: 

校内各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充实完善我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现决定启动通识教育选修课申报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要求

    1.本次征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程类别涵盖以下七大模块:

   (1)人文与社会类:主要包含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经济类、法学类、社会学类、教育学类、管理学类、心理学类和外国语言文学类等课程,帮助学生能够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角度深入思考现代社会,了解不同学科认识现代社会的方法,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融入社会。

   (2)自然科学与技术类:主要包含大学数学类、基础物理类、普通化学类、生物学类、天文学类、地理学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等。该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打开自然世界,以科学思维和方法展现大自然内在的法则,使学生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观察、思考、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界。

   (3)艺术与人生类:主要包含公共艺术教育类、中文写作类课程。该模块旨在发展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对文化表现形式的理解力。该系列课程属于美育教育课程,重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境界和人文情怀。

   (4)体育与健康类:主要包含运动与技能类、健康与体能类、生命与安全类、营养与健康类等其他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为根本宗旨的课程,明确把体育和学生的整体发展与健康品质的提高联系起来,重视健康,敬畏生命。

   (5)创新创业类:主要包含与创新训练有关的学科竞赛指导、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等课程,与创业训练有关的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课程。旨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业的基本素质,帮助培育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

   (6)学校特色类:主要包含周秦文化类、周秦伦理类、区域历史与文化类、区域历史地理类、区域非遗文化传承类(如剪纸、皮影戏、泥塑、木版画、古琴等项目)等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区域传统文化与特色,教育引导学生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汲取其中道德文化精髓,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和践行者。

   (7)综合实践类:主要包括实践性、开放性及自主性的课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每门课按16学时(1学分)安排教学计划。

    3.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教师应为我校专任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4年以上高校教龄的讲师,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且教学效果好。

    二、具体事宜

    1.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记入教师工作量,课时津贴按学校有关标准由教务处统一发放。

    2.课程一经审批开设,任课教师应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工作规程》等相关管理规定,认真组织好课堂秩序、课程考核等工作,并接受相关的教 学检查和教学评估。

    3.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查方式由授课教师自行决定,考查方式可由小论文、作品展示、表演等多种形式构成。

    4.课程申报人填写申报表(附件1),教学内容一项应控制在1000—1500字之间,并附章节标题。申报表填写后交至各学院办公室,由办公室统一汇总后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科,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后面向全校开设。

    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是学校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各单位要积极发挥本学院专业和学科优势,将通知要求传达给本单位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积极组织开展申报工作,并请将本学院申报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后,于2025年9月8日前将申报表和汇总表(附件2)送交教务处教学科,同时发送电子版至:jxk3566212@163.com


    附件:1.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表

         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一览表



                                                                                          教务处

                                                                                        2025年9月1日

 



上一条:2026届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总安排

下一条:关于近期报送教学材料及相关工作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