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学校决定举办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组织机构
大赛由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科研管理处、校团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主办,计算机学院承办。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由副校长王富平担任主任,王参军、范英、冯森、凡明锦、王晓玲、郭理想、宋崇碧、周国栋、张光南、董燕、任海卫、张雪亚、李亚峰为成员,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组委会下设大赛办公室,大赛办公室地点设在石鼓校区教学主楼514室,负责竞赛的报名、组织、选拔等具体工作。
三、总体目标
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创业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四、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详见《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3〕6号)(详见附件1)。
五、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详见附件2—4)。
大赛将分为高教主赛道(含国际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下简称“红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等。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网址:www.pilcchina.org),符合国际赛道的参赛队伍可直接报名,校赛不单独设立国际赛道,具体安排及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1.高教主赛道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四新”发展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四新”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所处创业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设置参赛项目类型,具体分为以下六组:
(1)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本科生初创组、研究生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2020年3月1日及以后注册);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3)本科生成长组、研究生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2020年3月1日前注册);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2.红旅赛道
红旅赛道参赛项目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拓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时代内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上山下乡出海”,乘风破浪向未来。要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助力“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要求,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开展。项目报名时,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以下四组:
(1)公益组: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创意组: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创业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学生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产业命题赛道
产业命题赛道要立足产业发展,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了解产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能力,校企协同培育产业新领域、新市场,推动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产业命题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题参加比赛,允许跨校组建、师生共同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揭榜答题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详见附件3)。
六、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2-4)。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8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五)各学院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七、赛程安排
(一)校赛报名阶段(5月31日—6月11日)
1.各学院动员本学院在校生和符合条件的毕业校友,根据以往学科竞赛获奖成果、“挑战杯”、“创青春”竞赛、大学生科技立项、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进行资源整合,培育参赛项目,组建项目团队,广泛动员学生报名参赛。同时挖掘本单位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源和信息(特别是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往年学科竞赛成果),动员教师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学生培育参赛项目,选择参赛组别。
2.为做好我校学生参赛工作,按照省教育厅要求“高教主赛道要按照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本专科生、研究生)18‰的比例组织学生参赛(即每1000名学生应至少有18个参赛项目)”,“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不低于2‰的比例组织学生参赛(即每1000名学生应至少有2个参赛项目)”的要求,各学院要积极动员充分落实好参赛项目数量(参赛项目数量分配详见附件5)。
3.所有参赛团队必须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报名,在“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行赛事咨询,提交最终参赛《项目(商业)计划书》,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3年5月29日,报名截止时间另行通知,在此期间各团队可在网上修改上传。
4.参赛团队将撰写的《项目(商业)计划书》交所在学院,各学院统计参赛项目数量报竞赛组委会办公室,组委会办公室对各学院参赛项目进行网上核准,并根据网上参赛项目数的30%分配各学院(团队)校赛参赛名额。
(二)学院(团队)初赛(6月12日—6月18日)
1.各学院(团队)组织专家(导师),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
2.各学院(团队)按照分配的校赛参赛名额(以组委会办公室公布的校赛参赛名额为准)推荐项目参加校级比赛,并将《宝鸡文理学院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推荐项目汇总表》(详见附件6),《项目(商业)计划书》和支撑材料(初创组和成长组参赛团队还需提交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其他佐证材料电子版,按照推荐顺序,以推荐顺序—项目名称—材料类别命名)以学院(团队)为单位收齐后,于6月20日前报送竞赛组委会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组委会办公室邮箱(bwljsj@126.com)。
(三)校级比赛(6月19日—6月30日)
1.校级复赛(6月19日—6月25日):书面评审。校赛组委会组织专家通过查看参赛项目书面资料,择优选拔进入校级决赛。
2.校级决赛(6月26日—6月30日)。决赛采用路演答辩的方式,评委审阅项目计划书、1分钟展示视频及其他佐证材料,项目团队进行答辩10分钟。每个团队需提交答辩PPT以及1分钟的视频(视频请选择avi,wmv,rmvb,rm,flash,mp4格式,大小不超过500M),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四)备战省赛(7月—8月)
1.校赛组委会根据我校参加省赛的分配名额,综合校赛情况,择优推荐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的候选项目。
2.校赛组委会办公室协同相关学院和部门,对入围省赛的候选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做好信息跟踪、技术支持、优化包装,全力备战省赛。
八、竞赛奖项及奖励
1.竞赛奖项设置:按照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赛道3个组分别设置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按照学生项目奖项设置指导教师奖,颁发荣誉证书。
2.竞赛奖励:校级比赛特等奖项目学校颁发证书并给予1000元/项奖励,一等奖项目学校颁发证书并给予500元/项奖励,二等奖项目学校颁发证书并给予300元/项奖励,三等奖项目学校给予200元/项奖励。
九、竞赛工作要求
1.积极宣传,广泛动员。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面向学生和教师解读文件精神,重点组织已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和在校生参加初创组和成长组比赛,组织参加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参赛,支持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混合组队参赛;支持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2.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学院要成立由院长牵头、学院相关负责人和竞赛项目指导教师组成的竞赛工作组,认真研究制订工作方案,确保参赛项目数量和质量,做好竞赛参赛工作,加强经费和制度保障,切实为在校学生和毕业校友参加竞赛提供较好的条件支持。
3.加强指导,注重实效。此项竞赛历时较长,时间节点较多,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对参赛项目团队各环节的指导工作,力争通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理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工作机制,深入挖掘我校在校学生和毕业校友中的创新创业优秀典型,发挥创新创业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十、竞赛工作联系方式
1.联系人:李老师、朱老师
2.联系电话:0917-3364310
3.办公地点:计算机学院办公室(石鼓校区主楼514室)
4.电子邮箱:bwljsj@126.com
5.学校2023年创新创业教育QQ群:246077445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2.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方案
3.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4.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命题赛道方案
5.宝鸡文理学院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数量分配表
6.宝鸡文理学院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汇总表
宝鸡文理学院
2023年5月30日